中国文明网主站 | 联盟网站    
当前位置:睢县文明网 >> 工作动态 >> 浏览文章

代集村:强产业重民生铺就小康路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04日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佚名

        仲冬时节,寒风侵袭,草木枯黄。12月16日,行走在睢县孙聚寨乡代集村平坦的道路上,大街上不见人影,甚是静谧。然而进入该村的扶贫车间、家庭作坊、蔬菜大棚内,机械运转声、打包装箱声、采摘的欢声笑语,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现在代集村不但环境好,而且产业强,无论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家家有收入,人人有活干,驻村干部和乡村干部齐心协力带领群众共赴小康大道。”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商丘直属库驻该村第一书记何方说。
“在脱贫攻坚开展之前,俺村没有像样的路、也没啥产业,现在却成了方圆十多个村羡慕的村。”笑得满脸核桃纹的代集村党支部书记代学振难掩自豪的神情。
过去的代集村,村内只有一条大街,雨天就淹成了一条“河”;群众的产业还是传统的麦茬豆、豆茬麦种植模式;村里连间村室都没有;留守村民无所事事,不是闲唠嗑就是打麻将……
 2017年,驻村工作队入村后,先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利用省级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修铺村内主干道路3.2公里,并新建了村室、便民服务站,配备了桌椅、电脑等办公器材。驻村工作队又向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申请资金206万元,把村里的大街小巷修铺了水泥路共计3公里,安装路灯99盏,建成了文化广场1个、公厕2座、扶贫车间1个,配置了37套健身器材,新增农用变压器3台,新打机井18眼,并铺设了地埋管和地埋线,对村内的农家小院实施了“三清六改”、危房改造等工程。
基础设施完善了,村居环境改观了,发展产业提上重要议程。2018年,该村流转土地80余亩,建起有60座温室大棚的农业产业园,并新铺田间道路2公里、安装路灯20多盏。扶贫车间引进了旅行箱加工,还成立了代集种植专业合作社。
为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2019年,何方通过消费扶贫模式在商丘辖区中储粮直属库的企业为代集村销售西瓜15吨,并通过其他渠道共计销售金额30万元。
“群众脱贫了,还要想法让他们致富奔小康。我们也不可能在这里工作一辈子,怎样为该村留下一支永驻、能打善战的队伍和持久的产业是我现在的首要任务。”何方说。
该村带领党员、村干部和部分群众到浙江金华、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种植、养殖、电商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同时,加强与河南科技大学、兰考昆和农业、睢县农科所的联系与合作,邀请农业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和技术培训,并与睢县农科所专家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为强化产业,今年,何方又与乡、村干部协调项目资金466万元,对先建的60座大棚统一维修和提升,又新建大棚55座,新建400平方米的保鲜库1座,购置旋耕机1台、蔬菜播种机1台,新增变压器3台,并完善蔬菜大棚内灌溉、排水、照明、监控系统等网络体系,彻底解决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问题。
为全面解决民生问题,今年,该村修通了与邻近的张桥村之间1000多平方米的田间道路,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产、出行。
村民岳巧云告诉记者,她以前在家从事手提袋加工,效益可观,许多村民也想效仿,何方了解情况后筹资2万多元为其购置了8台缝纫机,并帮其申办了手提袋缝纫农民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已带动7户15人就业,人均月工资3000多元。
“何书记还帮俺成立了睢县众兴种植农业合作社。”该社董事长李振兴说,他目前承包了109座大棚,每棚年纯收入1万元左右,年提供就业岗位2万人次,仅稳定长期工就有50多人,工人最高年收入3万元。李振兴表示,待条件成熟后,将实施“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大棚转包给村民,统一管理和服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何方说,三年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共为该村考上大中专院校的27名学生提供金秋助学金7万多元;同时利用自身优势,连年开展小麦的收割和储藏技术培训,增强群众的种植和藏粮技能,确保增产增收。

文明聚焦
文明播报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技术支持:亿博网络